午羊

珍惜之物被玷污也是种修行

当红画师的作品小品

没有拉踩,仅本人好恶的口吻随口说说,仅谈画给我的情绪感受,自用,别搞我


看图自行百度,感受一下画面流动的情绪。


先说下rei子 因为她的瓜又在各种空间传开了,树大招风的确,遂第一个想到,不过这里禁止吃瓜,只谈画面。

老累的图,是很西方的感觉,能感觉到人物有种希腊雕塑的美感,无论男女,都能感觉到肌肉的力量感。同时也是谋篇布局到极致的人,无论是鲜艳的色彩,华丽的设计还是精妙的构图,都能感受到计算的强大,是典型的“杜甫型”选手。(所以学习的人趋之若鹜)

但在看人物眼睛的时候,我感受最强烈的是欲望

她笔下的人物,无一不服从于她的支配,就好比写一部小说,每个角色的命运都掌握在作者手中一样。哪怕是哭泣、挣扎,也仿佛在观看戏剧表演一样——与雕塑相吻合。但除此之外,似乎感受不到其他情绪。西方戏剧表演有布莱希特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,显然老累笔下的人物属于前者。但这种过于理性的表达到极致,可能会发展成一种欲望,它会盖过画中人物的情绪,统治一切。


说到幕星社成员,就说说眠狼吧,眠狼的画面里是充满人物情绪的,早些年的作品灵气更强,更优雅,东西方结合与质感的微妙把握都在述说情绪。她绝不是精密计算型的,大概从笔触能感受那种放松。但近年作品透露的情绪是妥协,更加注重形式和质感,使她的作品像涂满金粉包装精美的礼物。多了乖巧,少了自信,我前面说她早期作品是优雅的,而优雅一词本身就有自信的意味在里面,仔细品味。


提起眠狼,就不由得想起伊吹五月,伊吹五月的画中,有一种诗意,无论是恬静的园林,还是东方女孩,都如诗如画,“江南无所有,聊曾一枝春”,“春水碧于天,画船听雨眠”,“四面青山是似邻,烟霞成伴草成茵”,“君到姑苏间,人家皆枕河”,“清风明月本无价,近水远山皆有情”,诗意的画只适合用诗解释,感受一下,不再拙语。


之后,再说说罗雨时,罗雨时的图有一种电影感(注意老累是静 罗雨时是动),她的个人情绪更加内敛,她把孤独留给了自己,更多的将情绪给了画面中的人。所以她画面中的人物不仅有情绪,还有故事,而这些,都通过画面丰富的层次娓娓道来——就像电影。哪怕色彩依旧鲜艳,但仍符合生活常识的配色拉进了与观者的距离,对瞬间的捕捉,让画中人以最自然的形态展现在观者面前——就像摄影。虽然早期作品在技法层感受更多,但现在作品的内容显然包容更多,更可贵的是,里面有对人的关心,甚至文化的影子。


然后讲一下米山舞吧,她是典型的“李白型”画师,或者说已经将技法化为内力了,扳机社动画师的底子使她对线与光影的理解炉火纯青。而情绪也从极富张力的线条与光影交织中汹涌而来,这种情绪是不屈。她的画面中也具有力量感,但这种力量感不是肌肉带来的,而是弧线——更为简化的人体表达。

她画面的主人公往往是受伤的女孩,但她们常常发着光,仿佛来自未来,在风中,在雨里,无所拘束,意气风发。我不知道日本的“侘寂美学”是否渗透到了动漫领域,但那些残破,受伤的人,大概也体现这种审美。如果按戏剧表演体系分,她是典型的斯坦尼吧。但是,我觉得比较厉害的是,她画面中不甘的情绪,不是直接表露的,而是让每个画中的人物表演出她们各自的不甘,将自己的情绪变为人物的情绪,绝对是内功的丰厚。


既然提到日本的画师,不得不说说思春期,做为我最喜欢的画师没有之一,可能那部分“不属于地球人”的电波特别相合。她的画比起用情绪形容,也许春卷饭的vocal更适合。极简可爱的笔触,古朴的质感,奇妙的色彩与设计塑造了一个个古灵精怪的人物,像西方古典娃娃,却带有浓厚日式色彩的东方童话。进入她的画面,仿佛进入爱丽丝的兔子洞一样,这里没有现实,一切都是创造的,幻想的,像精灵一样看待世界,即使死亡也另有美感。

从技法上看,当然是比较崇拜她的设计功力,她的设计里边,你能感受到她对传统日本文化的喜爱与关心。对于这点,同样长于设计的rei子却看不到她对传统文化的关心,从形式到内容已经完全西化,这是件很可惜的事。这里不是踩捧,造成这样的原因也不只是个人,美学教育的缺失要背大锅,所以说可惜。




好了 掰扯完毕


评论(3)